1.自动混炼系统主要由上辅机、密炼机、下辅机组成
1.1.上辅机我见过的自动系统都是青岛高校软控的主要由:A碳黑输送,储存输送系统B碳黑配料、称量、投料系统C油料输送、储存、称量、注油系统D胶料倒开、称量、投料系统E小料的输送、储存、称量、投料系统。
1.2.密炼机:上顶栓、密炼室、转子(剪切型、啮合型的见图片有2棱4棱6棱)下顶栓、马达(交流速度固定30转/60转和直流速度可以自动调节10-70转)
1.3.下辅机:开炼机/TSR挤出机 隔离剂水槽 挂胶冷却机 收料装置
2.混炼:
大家都知道书本上是这样定义的:各种配合剂填充剂等混入生胶中制成质量均匀 的炼胶过程。混炼要求:1.保证制品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(胶料分散要好)2.生胶要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。
混炼要求:生产效率高,速度要快,消耗电能少,节省人力。
混炼剪切力主要有:压炼,捏炼、轴向转切和横向翻转折叠
2.1混练的控制方法
a.时间控制 没有自动系统的都是使用时间控制,方便简单,但无法兼顾混炼温度变化和加料时间差。
b.温度控制 对温度抓取最佳地方是下顶栓部位,但排胶容易导致温度计坏掉,寿命短,别的地方抓取温度不准确,所以最对温度计 灵敏度要求较高,混炼胶精确测温较困难。时间长短波动影响混练效果。
c.时间-温度控制 时间控制加料时间 温度控制排料时间。同一批次保证了了加料时间段,但是混炼时间有长有短,导致质量不稳定
d.能量控制 确保不同批次间混炼胶质量均一稳定对测控仪器精密度要求较高,胶料门尼稳定,ML、MH较稳定
后来又有时间-温度能量控制等,但是我一般使用时间控制,试过能量和时间温度控制因为机器不够精密所以用的不多,后段工艺不需要这么高的要求,至于时间-温度-能量控制只是在一个外资厂看过,并请教他们测试几车门尼相差只在2个。
冷却水温度一般设置15度,低粘度胶料不易用热水冷却,易粘转子,高粘度胶料采热水冷却, 提高冷却水温度可缩短混炼时间,降低能量消耗,提高生产效率。